您现在的位置:军艺首页 > 文艺创作 >

解放军艺术学院傅抱石与李可染的对比研究, Story 7



        这个“数”,就是笔墨关系,是手中毫端的微妙的感受与传达,造形线条的些微变化都会感觉到异常,正如庄子描述的庖丁解牛,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游刃有余。这种“不徐不疾”,正是瞬间之“数”,是大道理,微茫而有力,不可稍忽。

        艺术以见大道理为上,以见真性情次之,以见高技巧又次之;而它们的得到,都不是朝夕间事,那需要一个长期酝酿与萌发的过程。不管傅抱石的“往往醉后”还是李可染的“所贵者胆”,都在于传达一种大道理——那是精神活动的光辉与伟力,那是经受痛苦的磨砺与挫折之后方才抵达的形而上所在,那是一切真正的艺术大师的最高崇尚。

参考文献

[i] 祝允明《论书帖》,《中国书论辑要》,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,第368页。


[ii]  蒋国华著《科学学的起源》,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,第86页。

[iii] 笪重光《画筌》,黄宾虹、邓实合编《中华美术丛书》,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,第1册第9页。

[iv] 邓椿《画继》,于安澜编《画史丛书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,第1册第70页。

[v] 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第二十六》。

[vi] 龚贤《自藏山水画轴》,《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》,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,第273页。

[vii] 唐志契《绘事微言》,《中国书画》,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,卷2第422页。

[viii] 吴德旋《初月楼论书随笔》,《历代书法论文选》,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,第597页。

[ix] 严羽《沧浪诗话》,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,第4、22页。

[x] E.H.贡布里希《图象与眼睛》,浙江摄影出版社1988年版,第89页。

[xi]《石涛画语录·运腕章》,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,第6页。

[xii] 朱光潜译莱辛《拉奥孔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,第5页。

[xiii]  孙过庭《书谱》,《历代书法论文选》,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,第130页。

[xiv]  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,《唐宋八大家文》,岳麓书社1995年版,第651-652页。


(责任编辑:解放军艺术学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