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军艺首页 > 文艺创作 >

解放军艺术学院傅抱石与李可染的对比研究

一、小引

      对于艺术对象的研究与批评,死盯住那个对象本身不放而不及其余,无疑没有太大的收获,也不会研究得全面、具体而深刻。对比研究,则通过与有关联尤其包括有差异的方面加以对比,触类旁通,加以引申,进而尽力摆脱研究中的片面性与单薄性。对比产生效应,对比研究是一种很好的艺术研究方法和批评方法,适用于不同门类艺术与风格之间的研究,也适用于国际不同地域、民族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区分,更适用于同种类艺术作者与作品之间的比较。

       “各师成心,其异如面”,刘勰在其《文心雕龙·体性第二十七》篇中这么说,是看到了艺术个性与风格的不同表现,就类似于人与人面貌之间的差异,是一种必然。一幅同样题材的国画作品,比如山水画,因为作者才情个性、精神气质以及作品构图取景、笔墨结构、语言形式等等方面的细致不同,便影响到最终的视觉效果与审美体验。风格的内容与形式,大多的表现为差异性,八大山人的精谨简净与黄宾虹的繁复活变形成对比,李苦禅的随意自然与潘天寿的匠心经营形成对比,傅抱石的迅捷挥洒与李可染的稳重敷写形成对比,齐白石的稚拙浑朴与王雪涛的娴熟清丽形成对比,等等。抛开读者审美知识、审美经验、审美标准、审美心态等方面的差异性,这些可以形成鲜明对比的绘画风格,却都可以异曲同工,来传达同样一个审美内容,达到同样一个精神高度;所谓 “和而不同”,此为一佳例。

       在艺术的对比研究中,寻找共同点与差异性虽然同样重要,但是进一步探讨差异性产生与形成的多方面的缘由,知其然知其所以然,则有“沿波讨源,虽幽必显”的意义。本文谨检出傅抱石与李可染作为个案进行粗浅的对比,通过这两位中国现代山水画两大代表人物的作品特征的分析,来获取一些关于艺术风格形成与表现的启示价值,继而以科学的发展观念来探讨艺术的创造性思路,以期在新时期发现更多有开宗立派意义的艺术大师。

 二、艺术取径

       同样的世界观,会因不同的方法论而导致不同的经验与结果。同样的目的地,会因不同的取径而得到不同的阅历与感受。傅抱石与李可染,固然其生性才情的差异起着绝定性的作用,但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与艺术道路,使他们艺术作品的风格得以划分开来。

       傅抱石与李可染的道路,有若干共同点:一,都是美术教育工作者,曾长期从事中国画的理论研究,实践与理论并举;二,注重写生,从真山真水中得到灵气与蒙养;三,善于借鉴和吸收外国绘画技巧,融铸成自家面貌;四,有强烈的个性意识、创新精神和笔墨能力。

       画为文之极,没有一流的文心文气,就没有一流的画品画风,古来如此,近现代的中国画史更体现了这一点。黄宾虹是一榜样,他的文化与学术根柢,直接滋润、影响并最终把他推到艺术的颠峰。至于没有多少文化的画家们,虽然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成为大画家,或者因着一时的机遇与地位获得相当的实惠,但皆不足以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。盖凡美术大师,必须具备这么几个条件:一,鲜明的个性风格;二,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高度;三,具有相当艺术高度的作品的数量;四,对当时社会与艺术的影响;五,对后世文化与艺术的影响。

       傅抱石有《中国绘画变迁史纲》、《国画源流概述》、《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》、《石涛上人年谱》、《中国篆刻史述略》、《中国之工艺》、《摹印学》等力作行世,融通古今,那是他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总结。李可染则有《李可染画论》等著述传世,他似乎不善理论,但他的言语与真知,都诉诸自己的画作,他的画在替他说话。假如二人没有这样相当的文化铺垫,大概难以达到满意的精神高度;精神高度,是他们在获得并超越自己的艺术风格之后的最终诉求。

       艺术与人生,二位一体,它们是统一的、不可确分的。人生的最初阶段,就是艺术的最初阶段,两股线是扭结在一起前进的。我们通过检视他们早期的艺术道路,可以大致把握傅抱石与李可染艺术的生命脉搏。

       傅抱石(1904-1965),原名长生、瑞麟,生在江西南昌。他出身贫寒,少年时代在磁器店和补伞匠里当过学徒,那时他已经开始自学篆刻与书画。在他家附近的裱画店里,有位左师傅专门复制石涛的画,能在小桌上画大画,这使傅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对他绘画的启蒙作用不言而喻。他17岁考入江西第一师范学校,自号“抱石斋主人”,后来改名“傅抱石”,从此走上艺术之路。21岁时傅抱石著《国画源流概述》,22岁毕业并留校任教。25岁傅抱石著《中国绘画变迁史纲》,可以说对美术史相当了解,无疑对他的绘画实践有指导意义。青年时期的傅抱石,曾得到徐悲鸿的提携,在 1933年到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校攻读东方美术史及工艺、雕刻,他很快以画、文、书、印“四绝”的全才崭露头角,尤其以山水画见长。1934年他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,颇得好评,翌年回国,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。31岁时傅抱石开始任大学教授,并曾作过郭沫若的秘书,从事抗日宣传。1942年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,1946年返迁南京。
(责任编辑:解放军艺术学院)